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台灣社會經濟發展史
Taiwan's Long-term Social Chan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開課學期
101-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柯志明 
課號
Soc7115 
課程識別碼
325 M77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10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研讀並討論有關清代與日治時代臺灣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文獻。課程安排的主要精神除了讓同學們從文獻裡熟悉臺灣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議題與相關辯論外,並期待修課者透過學期報告的寫作,實際演練結合理論與經驗研究的過程──從找尋臺灣社會經濟史上有意義的理論問題,形成研究假設,到完成可行的研究設計。 

課程目標
課程目的:
本課程研讀並討論有關清代與日治時代臺灣的社會經濟史研究。課程安排的主要精神除了讓同學從文獻中熟悉台灣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幾個重要的議題與相關的辯論外,並在學期報告的寫作中實際演練,從找尋台灣社會經濟發展上有意義的理論問題、形成研究假設、到完成可行的研究設計的過程。
 
課程要求
(1) 每週輪流報告指定讀物及引發討論。報告者應準備簡要的大綱並附上自己的心得與批判。報告時間請勿超過二十分鐘。未報告同學請詳閱指定讀物並積極參與討論(我會經常請教你的意見)。
(2) 選修課程者須交一篇與本課程主題相關之期末報告。請於期中交出報告大綱並與授課老師約定時間會面討論。
(3) 旁聽者除期末報告外其他義務與選修課程者相同。

計分:課堂討論 40%,期末報告 6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柯志明 2012 〈跨學科的歷史研究法〉,收入《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東華書局,臺北。頁211-239。


一、清治臺灣:國家、族群與土地安排
(一)移墾社會
*陳其南 1987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頁 1-182。
陳紹馨 1979 《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頁495-520。
黃應貴 1983 〈光復後台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05─146。

*施添福 1989 〈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 (4),頁33-70。(收於氏著 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 37-64。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 2004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4-201。
施添福 2005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182-242。
施添福 2001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
施添福 1996 第二章〈蘭陽平原傳統基層社會空間的形成及其演變〉,《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下冊)》,宜蘭文獻叢刊12。宜蘭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頁30-78。
*Shepherd, John R.(邵式柏)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 6.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頁 1-343。
艾馬克 (Mark A. Allee) 2003[1994] 《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王興安譯。臺北市:播種者。

(二)土地制度
*戴炎輝 1963 〈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4 (8): 1-45。
*柯志明 1995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Boulder, Calorado: Westview Press. ch1.
張彬村 1984 〈十六、七世紀中國的一個地權問題:福建省彰州府的一田三主制〉,《食貨》:95-107。

(三)國家與社會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615-730。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 7 and 8.
*Meskill, J. M. (麥斯基爾) 1986 《霧峰林家》,林淑琤譯。臺北:文鏡。
*劉妮玲 1983 《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林偉盛 1993 《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

(四)國家與族群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ntroduction.
*施添福 1990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 67-91。(收於氏著 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頁117-142。)
*施添福 1998 〈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研討會。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33-112。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第一章、第二章。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頁 345-613。
施添福 1995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9-72。
施添福 1995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族群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 301-332
程士毅 1984 〈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五)熟番地權之形成與流失
*黃富三 1980 〈清代臺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臺灣史論叢第一輯》,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北:眾文。頁 193-220
陳秋坤 1994 《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
*陳秋坤 1988 〈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1690-1766〉,《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臺北:中研近史所。頁1023-1040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所。第三至六章。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所。第十章。
*陳秋坤 1991 〈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35。
陳秋坤 1992 〈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陳秋坤、許雪姬編。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頁29-56
陳秋坤 2006 〈清代中晚期平埔熟番業主的番租性質,1740-1870──以臺中岸裡社和大崗山新港社的田園租業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3(2):57-85。
柯志明 2008 〈視而不見:地稅改革下的岸裡社番小租〉,《臺灣史研究》,15(1):31-79。
柯志明 2008 〈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臺灣史研究》,15(3):57-137。
柯志明 2009 〈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16(1):29-86。

(六)族群關係與地域分劃
*施添福 1990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 (4): 1-68。(收於氏著 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頁 65-116。)
施添福 1991 〈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 46-50。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所。第七至九章、第十一章。

(七)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 9.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所。第十二至十三章。
施添福 2009 〈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手稿)
*柯志明 2011 〈岸裡社的私有化與階層化:賦役負擔與平埔族地域社會內部政經體制的形成和轉變〉,收入詹素娟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頁57-132。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北。

二、日治臺灣:帝國主義與殖民發展
(一)前資本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轉型過程
*東嘉生 1985 《臺灣經濟史概說》,周憲文譯。臺北:帕米爾。後篇,頁105-215。
*林滿紅 1978 《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臺北:臺灣銀行。
林文凱 2011,〈再論晚清臺灣開港後的米穀輸出問題〉,《新史學》,22(2):215-252。

*矢內原忠雄 1929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臺北:帕米爾。頁1-186。
*柯志明 1992 〈糖業資本、農民、與米糖部門關係--臺灣 (1895 - 1945) 與爪哇 (1830 -1940) 殖民發展模式的比較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

(二)企業官僚模型
*Chang, Han-yu and Ramon H. Myers 1963 Japanese Coloni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5-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2 (4): 433-449.
Peattie, R. Mark 1984 Introduction, in Ramon H. Myers and Mark R. Peattie, eds.,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p. 3-52.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o, Samuel P. S. 1984 Colonialism and Development: Korea, Taiwan, and Kwantung, in Ramon H. Myers and Mark R. Peattie, eds.,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p. 347-39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江丙坤 1972 《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臺銀。
鹽見俊二 1954 〈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經濟史初集》,中譯。臺北:臺灣銀行。
*森久男 1980 〈臺灣總督府糖業保護政策之發展〉,《臺灣史論叢》,洪奠元譯,黃富三、曹永和編。臺北:眾文。頁357-426

(三)帝國主義模型
*矢內原忠雄 1929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臺北:帕米爾書局。頁187-263。

(四)市場均衡模型
*川野重任 1942 《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林英彥譯。臺北:臺銀。第四章與第九章除外。

(五)民族對抗模型(土著立場)
*凃照彥 1992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李明俊譯。臺北:人間。

(六)連屬模型
*柯志明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導論與第一─二章。

(七)米糖體制
*川野重任 1942 《臺灣米穀經濟論》,林英彥譯。臺北:臺銀。第四章與第九章。
根岸勉治 1959[1935] 〈日據時代臺灣之農產企業與米糖相剋關係〉,《臺灣經濟史七集》,張粵華譯。臺北:臺銀。
張漢裕 1955 〈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演變〉,《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臺銀。頁74-128
*凃照彥 1992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李明俊譯。臺北:人間。頁89-120。
*柯志明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第三章。

(八)米糖相剋與階級支配結構
羅明哲 1977 〈臺灣土地所有權變遷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28 (1):245-276。
張漢裕 1956 〈臺灣農民生計之研究〉,《臺銀季刊》8 (4)。
蔡培火、吳三連、陳逢源等 1971 《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第九章。
*柯志明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第四─五章。
柯志明 2005 〈米糖相剋:耕地的爭奪或利益的衝突〉,《臺灣社會學刊》第三十五期(與陳兆勇合著):23-74。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